“记忆残缺的背后是责任缺失”
也许我们从前无法理解
樊先生为何花费如此大的心血去匡正历史
也许我们从前无法理解
在抗战的茫茫黑暗之中
依旧有面对鬼子的刺刀从容敞开衣襟的战士
但那一刻一切都迎刃而解
博物馆里弥漫着一种古香
展品的静止无声带来了心的沉凝
时空的沧桑巨变
留下的最闪光的
是砖石般的精髓
跟随春的气息
追寻先辈的足迹
建川博物馆
3月28日我校初中部的全体师生跟随春的步伐走进建川博物馆,重温中国近代史,回顾和缅怀中华民族的抗战岁月。
历史一个厚重的话题,不仅仅是历史事件、史料文化的厚重,也是人们心情的厚重和沉重。历史是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承。正如馆主樊建川所说:“博物明志,宁静致远。”那一段段不堪回首却又无法抹去的史实,沉甸甸的压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透不过气。
满眼的鲜红色手印是否有震撼到你呢?这些鲜红色手印都是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兵的手印,每个手印下都有注明战士名字,所属部队,以及职务。六十多年前,正是无数双与这些手掌一样的手,握着大刀、长矛,扣动扳机,扔炸弹,埋地雷,炸碉堡……誓死抵抗侵略军,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托起来民族的未来。重重叠叠的手印,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这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力量的体现,是他们用生命铸就了坚强不息的民族魂。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让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挚爱?时隔八年,看到地震灾区,那地震时一幕一幕就像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闪现,耳边充斥着无数绝望无助的哭喊声,我们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我们的情绪依然起伏不平,我们的眼眶仍旧饱含泪水。生命从未向那时那样脆弱,也从未向那时那样顽强。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消逝,而废墟中的生命努力残喘,想要活下去的愿望支撑着他们的意志,迫使他们奋力自救,生命的奇迹不断上演。
广场上伫立着200余位抗战英雄塑像,他们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他们或许没有兵马俑的气派,但是他们远比兵马俑伟大,就是这样一群英雄人物保卫了国家的安宁,维护了民族的自由,他们是正义之师,是中华人民的英雄!走在其中,恍然觉得他们的心仍在跳动,似乎仍然守护在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白晃晃的灯光下,铺天盖地的旧报纸、老照片、泛黄的书信、镜鉴、雕塑、像章等物品,让人感觉像是掉进了沉积了几十年的淤泥,心中感慨万千却又沉重无比。残破褴褛的血衣、弹孔尚存的冰冷钢盔、仍然可以发出尖利鸣叫的报警器、泛黄的战时良民证、血迹斑斑的日记本、冰凉刺骨的侵华纪念章、照片上一张张或惊恐或愤怒或平静的面孔……它们述说了那段不屈的抗战,见证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
参观过程稍显匆忙,正如同历史总在不经意间向前驶去。历史不仅向我们展示曾经过往,更是推动我们向前开拓,展望未来。我们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未来,我们是幸运的!泱泱中华,浩浩汤汤,历史的纤绳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传递,拉动世界,向前向前……
“通过记住过去来珍惜现在,通过铭记苦难来珍爱和平。”想必是孩子们此次建川之行最深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