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教师阅读,可以帮助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生成专业智慧,构建专业精神。
2021年暑假,乐山艺术实验学校语文组老师们放假不放“学”,共读《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一书。利用开学好时光,语文组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五位老师分享阅读收获,品析名师思想,“读”有“独”见。
李莉:成长从阅读开始
■ 感言分享:一本好书如茶,一本好书如酒,得慢慢品,品好了,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就仿佛是我学习了窦老师的“讲新课”,让我沉入了思考: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该如何更好地讲好语文课?我该如何理解消化“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教学理念?
我想:超越教材是因为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超越课堂是因为一堂课的表达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表达是无限的;超越教师是因为教师一旦固定了一个立场角度,思维就是局限的。所谓:成长,从阅读开始。不是指针对学生,而是针对你,针对我,针对我们每一个需要成长的人。
冯莉:《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有感
■ 感言分享: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每一节课都能通过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提问技巧,将孩子们心中向善的部分进行深深地挖掘,触动内心,让学生感受人世间的美好。同时,又要将这些“思想”与现实碰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产生联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留痕迹地在学生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真正做到“立足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罗艳群:还原儿童本真课堂,且读且珍惜
■ 感言分享:对教育者而言,朗读是对中华文化最朴素,最贴切的传承方式。对儿童而言,朗读是最感性,最直接触摸语言文字的方式。让朗读回归儿童,因为儿童需要最真实的声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心去创造孩子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课堂上去尊重、去理解、去激励、去引领、去期待、去相信每一朵花都会嫣然绽放,相信每一片叶都会绿意盎然。
谢佳利:做一名有情怀的语文老师
■ 感言分享:窦老师的12节优质公开课,以四种不同实践样态的主题教学展开编排,在课文主题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评课这三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范例,尤其是教学环节内容的设计这一块,涵盖的内容之丰富,传授的方法之有效,新旧知识的联结之紧密,课外知识的插入之巧妙......虽不曾在台下听窦老师上课,但在教学详案中,我分明就坐在台下,听着她和孩子们亦师亦友的互动,感受着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
立足文本,深入剖析文本,从知识到情感,从文字到文化,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情展开教学,让每一次备课都精彩呈现;好读书,广泛地进行阅读,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做一个有文化自信、有文学修养、有情怀的语文老师。
帅建容:走在成长的路上......
■ 感言分享:窦老师的语文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朗读,而是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去理解,感悟,最后回归到诗的意境之中。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说到底就是培养语感。”语感不是解释出来的,情感不是描述出来的,而是通过一遍遍地读去感悟的。
回到窦老师的这三节课中,文本中文字、文学、文化的层层内涵,都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获得体验和感受。这也引发了我对朗读的思考。课堂教学中应让朗读渗透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习惯朗读,让朗读朝着光亮的方向,让汉字之美,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增强学生底蕴,提高学生修养,使他们变得儒雅起来。
八月,语文组老师参加了“王崧舟老师网络公益课堂培训”活动,每位老师完成了一篇活动总结。听课,有自我之见;分享与交流,思想便有了碰撞……
方晓红:寻思创新,学无止境
■ 感言分享:王崧舟老师的课总是充满浓浓的诗意,听他的课,仿佛是在欣赏一场文化盛宴,给人无穷的回味。很荣幸假期参加了王崧舟老师的公益专场培训,他就像从诗境中走出的诗人,有着诗人的高雅,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但他又实实在在,让我感受到他课堂的真实。
王老师的课堂我是没办法复制的,但我希望能有一天,我也能成就拥有自己特色的诗意语文,诗意地栖居于课堂,成就自己的诗意课堂。
张娟:一诗一世界 一意一人生
■ 感言分享:部编教材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使用这套教材,应注意把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为了让学习真实发生,在难点处、深入点处,王老师都在为孩子们搭建相应的支架。
在《好的故事》中五次借助资料,既增长见识,又深入理解文章。如课堂上充分把握语文要素,及时借助资料,代入课外阅读,让学生深一步了解“云锦”,因为“云锦”是打开本篇课文的其中一把钥匙。
徐红梅:落实语文要素,提升核心素养
■ 感言分享: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王老师的储备深厚,学识渊博。课堂中有一个点很是打动我:立德树人,无痕教育。课堂的生成都可能会有所差错,而课堂的精彩也是在错误中得以体现。面对学生的错误,王老师一句句鼓励:“在错误中改正它,超越它。”“聪明的孩子会主动调整自己的错误。”……
这一句句温馨的话语,诗意的品读让整个课堂如课文般充满了有趣、美丽、优雅。很喜欢课堂最后再次贯穿全文的总结:每个人都是一个有趣美丽优雅的故事,它会让你感受到自由、幸福与希望。即使以后你会有怅惘与孤独,但请相信你是一个好的故事。
岑竹莎:传递●传承
■ 感言分享:语文课堂应该是追求真善美的。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去熏陶、感染、浸润学生的心灵。落实语文要素,提升核心素养,朴朴实实、真真实实的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不是为赶课堂的进度,不是为表演自己的设计,而是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虔诚的守护之心关注学生的获得,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
欧凤娟:感受名家魅力,打造独特课堂
■ 感言分享: 三天学习,六节课和讲座,王老师儒雅的形象,丰富的语言,巧妙的课堂设计,触动人心的评语,得体的教态都无不令人折服。在王老师的课堂上,让我再次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待雕琢的璞玉,都是一位待发掘的诗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需要我们用心去雕琢,去呵护。
学无止境,一次学习之旅,一次心灵之礼。收获满满!感受名家魅力,慢慢的去琢磨,努力的去打磨自己的独特课堂!
邹国惠:听《城南旧事》有感
■ 感言分享:听王崧舟老师的课令我感慨,王老师对教材的驾驭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长长的一篇小说,他将小说的结构,小说的内容都烂熟于心,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才是那么的准确, 给我的启示是,作为一名教者,把握教材的程度决定着一堂课教学的质量。所以要很好地钻研教材。
王老师的《城南旧事》,不像是在课堂上的教与学,更像是在与学生轻轻松松的聊天, 在这和风细雨的互动中, 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平时认为很难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的教学目标。其实听完整节课 ,还是没有真正的把握住王老师的精髓所在。
听了他课后的讲座, 才更加的明白,整本书阅读课的教学研讨,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整本书的阅读已经将课内课外阅读融为一体。于是,我心中更是忐忑。多学习这方面的教法、学法势在必行。
罗文燕:从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中去重新认识语文核心素养
■ 感言分享:《枫桥夜泊》是一首经典的古诗,王老师的课堂紧扣“愁眠”二字,将这节课演绎得精彩绝伦。
上课开始,采用《涛声依旧》歌词导入,紧接着出示一系列跟钟声、枫桥有关的诗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去体会诗句中的关键词,抓住关键词钟声引入到正文,在学习本诗的过程中王老师没有让孩子们去赏析诗句的含义或者哪个词语的意象,而是让孩子们找出这些景物的词语,分别说说你对它的感受,充分让孩子们入情入境,最后的师生配乐合作朗读更是将这堂课送到了高潮,边读边想象意境,播放钟声的音频,孩子们想象一下钟声与张继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呢,孩子们精彩绝伦的回答让在场的老师们赞不绝口,然而课堂并没有结束,历代文人对于愁眠的诗句出现在大屏幕中,这是对课堂的延伸,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这一堂课我听得心潮澎湃!
紧接着,王老师带来的讲座是先生对于诗意语文这个主张的一些讲解,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何而来:诗意语文的精神谱系——意欲何为:诗意语文的价值观怀——路在何方:诗意语文的实践智慧——何所归依:诗意语文的内在澄明,让我们对“诗意语文”这个陌生的词语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发着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去不断发现他的魅力!
阅读
丰润教师生命
丰富教学思想
学习
提升理论素养
获得实践经验
分享
观点与观点交锋
思考与思考交换
于是
读,更深刻
学,更有效
艺校语文老师
我们在行走
上一篇:遇见艺校艺见如故
下一篇:赴约|我们,等你回家